在電視市場2020年的總結漲價主旋看似平穩之下,有著行業即將因屏幕面板、電視AIoT等技術創新而再度變革的行業暗流涌動,而誰都不想被重新洗牌。總結漲價主旋

面板產能過剩的電視價格紅利不再
2019年間,受益于國內面板產能大幅進步,行業電視廠商能夠以過往難以想象的總結漲價主旋低價銷售大尺寸電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電視產品,莫過于JVC在拼多多首發的行業1999元65英寸4K電視,以及一線品牌先后推出的總結漲價主旋3000元段70英寸電視。用戶不必死守距離和尺寸的上海漂亮外圍外圍上門外圍女姐上門(微信181-8279-1445)提供1-2線城市外圍上門外圍女,真實可靠快速安排30分鐘到達關系,買大的就對了。
然而到了2020年,在疫情、產線代數調整、代工廠策略變更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電視廠商都不再能拿到低價面板。生產成本一路攀升,于是消費者能買到的大尺寸電視變貴了——上半年以1699元價格面世的榮耀智慧屏X1和Redmi X55,如今官方售價上漲了將近千元。
消費者已經形成了低價大屏的印象,市面上卻變得難以找到符合認知的產品,因此會對產品硬件規格、綜合體驗提出更高要求。價格戰退潮后就是拼產品硬實力的時候了,此前還可以依靠超低價大電視掩蓋不足,現在就必須要具備能打動人的賣點。
榮耀智慧屏X1和Redmi X55依然是典型案例,窄邊框、遠場語音、高素質音箱、MEMC運動補償等高端電視賣點充分下放,使得兩款產品在大幅漲價后依然具備競爭力和辨識度:同尺寸產品中屏幕更好功能更齊全,相近功能和音畫素質的電視中又是價格相對更便宜的。
OLED普及,Mini LED嶄露頭角
LCD在中國電視市場成為主流十余年后,圍繞面板技術的新一輪競爭,終于從高端產品一側正式打響。無論是主流電視廠商都在投入的OLED,還是已經小有規模的Mini LED,或者是其他面板技術,都在圍繞著高刷新率、高對比度、高動態范圍、高色域等一系列畫質極限做文章。
OLED開始大規模應用,在最具代表性的LG和索尼之外,創維、海信、小米、華為等主流國產廠商都推出了萬元售價,采用LG Display V20代OLED面板生產的電視。萬元級高端產品之間的硬件素質大幅縮減,區別體現在各家畫質引擎的傾向、音箱素質以及智能家居體驗上。
作為LCD衍生技術的QLED和Mini LED等,在嘗試向OLED看齊:一方面推出價格更低畫面素質更接近的產品,另一方面推出素質更高但定價數萬的產品去搶占高端市場。在繼續提升背光分區數量、優化背光算法同時降低成本的路上,Mini LED們有了不錯的產品,但還得走下去。
短期來看,國內電視廠商短時間內還無法觸及面板生產,因此要依賴LG Display掌握先進技術的供應商。至于近年來已經有大幅進步的國產面板廠,目前主要的出貨大頭還是中低端的LCD面板,不過就華星光電、京東方、維信諾的投產進展來看,未來有望進入中高端市場。
要創新更要態度
國內電視廠商在面板上緊跟業界最前沿的同時,又積極嘗試電視市場上可以說是獨家競爭力的技術研發,主要分為兩大路線:提升電視音畫素質,以及在電視形態和使用體驗上創新。
創維通過引入OBM提升自身對面板素質的控制力,也在電視使用體驗的前后端做加強。先是在年初相當意外地發布了8K攝影機,并且支持5G網絡模塊傳輸畫面,之后發布了酷似平板的Swaiot PANNEL,把電視內容和智能家居體驗整合進可移動的體驗中。
TCL持續改進Mini LED產品,更低售價下實現了相近的畫面素質,還把海外口碑良好的R635以雷鳥品牌帶回國內。TCL XESS的屏幕可旋轉,電視在橫屏和豎屏兩種狀態間自如切換的設計,也給市場上帶來了新意和關注度。
小米發布了售價19999元的Redmi MAX 98英寸,直接把超大屏電視市場幾乎全速和收入囊中,小米電視大師82英寸至尊紀念版側伸縮音響設計,展現了對工業設計的追求。還有傳播極廣的小米透明電視,和整個大師系列一起革新了小米電視品牌在外界的認知。
電視廠商的創新之舉中,其實有很多還不具備廣泛實用性,更多的是展示遠景和技術發展階段。但這對于國內電視市場而言足夠重要,代表著廠商已經走過初期階段可以投入更高層次的研發,代表著廠商想要去完成下一代電視標準定義的決心。
電視成為智能家居中心
關于什么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入口的問題,廠商們做過許多嘗試:從手機到家用路由器,一直到智能面板和智能音箱。直到近兩年業界才形成統一認知,智能電視是真正大眾化的、屬于所有家庭成員的交互入口,是下一個智能家居必爭之地。
正因為在大屏下引入了較高算力的智能平臺,所以電視能夠兼容智能音箱的所有能力,智能家居此前幾乎不存在的大屏圖形化管理也是電視得天獨厚的優勢。最難得的是,電視早已是被大多數家庭接受的產品形態,不需要像智能音箱那樣“補貼到脊髓”去進行市場教育和滲透。
所有廠商都意識到電視是智能家居新高地之后,就是大方向上整齊劃一、細節上各有千秋的電視+智能家居體驗整合,在2020年,幾乎所有電視品牌都完成了轉變的初級階段。消費者可以通過統一的賬號體系,在電視上與智能家居交互管理,且背后有一套完整硬件生態支撐。
小米算得上是跑得最遠的,米家生態和小米智能家居產品的豐富程度,讓小米電視產品一經轉變就有相當高的成熟度,不僅電視可以對其他設備進行交互,也能作為手機的交互對象存在。華為、OPPO的動作與小米大同小異,而且還有各自的閃光點,對于剛進入的OPPO來說更為難得。
傳統電視廠商們同樣沒有落后,不僅是電視端加入遠場語音、接入IoT產品等,都在推出自有智能家居生態,并搭建吸引第三方的智能家居生態。只不過相較用戶體驗已經在手機上鍛煉得爐火純青的小米們,傳統電視廠商們現在交出的答卷未免還有些青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