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OTT的未來 運營商開放平臺下的產業共贏?
時間:2025-11-22 07:42:49 出處:探索閱讀(143)

OTT調控艱難期已過 經歷了風雨飄搖的未運2014年,廣電總局的營商重申181號文政策重新洗牌了OTT市場,確立和理順了內容和開發商、開放重慶美女快餐外圍上門外圍女(電話微信189-4469-7302)提供1-2線熱門城市快速安排90分鐘到達集成和播控商、平臺寬帶運營商和網絡終端商的產業產業鏈條,特別是共贏產業鏈兩頭的內容開發商和網絡終端制造商,曾經披個集成播控的未運牌照就霸王硬上,譬如樂視,營商有的開放山寨盒子甚至連馬甲都不披,直接裸奔,平臺紛紛OVER寬帶運營商這個TOP。產業 整頓之后,共贏一些中小內容和開發商、未運網絡終端制造商或關門、營商或轉型、開放或收縮等待復蘇,牌照運營商開始上位,與各電視臺、各IPTV集成播控平臺、重慶美女快餐外圍上門外圍女(電話微信189-4469-7302)提供1-2線熱門城市快速安排90分鐘到達各網絡廣播電視臺一起,負擔起大屏內容分發的過濾和把控,值得強調的是七家內容集成播控牌照是發給七家電視臺的,臺里只是把牌照的運營和收益權拿出來組建合資公司,或授權給其他公司運營,最終內容播控的連帶責任還是在電視臺。 2015年市場開始回歸增長,幾大牌照方相繼發力,主動尋找終端廠商合作,購買更多內容版權,填充節目資源,成為市場上的活躍力量,特別是芒果TV,高舉獨播大旗,以湖南衛視強勢節目源資源為基礎,合眾連橫,直奔市場第一領先位置。在總局的整頓之后,一些聚合軟件又死灰復燃,說明盒子終端的銷售又開始上量了,用戶更活躍了,春江水暖鴨先知,他們是市場上靈活的冒險者,哪里有商機,哪里就有他們,繼續和總局監管玩著貓和老鼠的游戲。 大家的反應各不相同 視頻網站們則惴惴不安,4月1日起海外影視劇新政策,導致一些節目不能與美韓同步播映了,要等一季播完后,送審再播,有業內人士笑稱絕跡多年的盜版盤市場恐怕會回來,老殷去樓下轉了幾圈,原來賣碟的那幾家還沒開門,抱孩子的阿姨也沒在街頭繼續兜售,看來影響沒那么及時,海外劇節目在視頻網站并不是很大的份額,國內影視劇和綜藝節目才是點播的主要內容,只是一小部分熱衷韓劇美劇的小資小清新們在通過種子網絡交換內容,曾被整頓的人人影視和字幕組又以另外的形式回歸市場。 牌照運營商主導市場以后,寬帶運營商也規范起來,以電信聯通移動為主的TOP們都在集采有牌照授權的盒子,現在有2億固定寬帶,其中電信1億,聯通6000萬,移動2000萬,鵬博士1000萬,各地有線合計1000萬,未來寬帶用戶可能達到2.5億戶,超過有線電視,成為家庭的第一娛樂需求,而在美國,這已經是事實。 值得注意的是盒子的沒落和智能電視機的崛起,已售出盒子累計約2000-3000萬個,已售出智能電視機超過3000萬臺,現在出售的電視機幾乎都是能上網的智能電視機,雖然激活率平均只有30%,激活之后的用戶日活躍率也只有10%左右,但這是一個可以激發的市場,期待一款殺手級的應用來普及,如同智能手機初期的切水果和打小鳥。 為什么智能電視機這么火,一個原因是電視機賣的比盒子貴,可以為終端廠商帶來更多的現金流,除了傳統電視機廠家,聯想、樂視、小米和大麥相繼入場,牌照方和視頻網站也有推出智能電視機的計劃,更重要的是因為,如果推的是盒子,那么盒子只是電視機的信源之一,用戶要先打開電視,再切換信源,才能到達盒子的UI,他就有可能不看盒子了,而去看電視或DVD了,這也是我一直吐槽有線電視不搞一體機搞機頂盒是敗筆的原因,如果是電視機,用戶打開的是自己的UI,再切換信源去看電視或DVD,這樣就搶到了用戶的入口和流量,就有可能讓用戶繼續使用和更多使用我推薦的內容和服務,這是互聯網思維。 OTT的主導將是寬帶運營商 有線電視目前有2.3億戶存量,年底可望2.5億戶,之后開始下降,被寬帶分流,最終可能降到1.5億戶左右,是純電視節目愛好和最普通廣大人民群眾的基礎娛樂需求。2.3億用戶中雙向網改已覆蓋1.1億戶,實際發放終端3700萬個,還是目前的第一陣營。這個市場被32個省級有線網電視運營商分享。 IPTV已確立總分二級播控模式,央視愛上是總平臺,提供央視節目,上海廣播電視臺旗下百視通以及各地電視臺新媒體部分為二級播控分平臺,提供本地節目和其他節目,各地電信、聯通負責提供接入用戶。目前IPTV有3400萬戶,未來可增至億戶,方便是與寬帶捆綁,對電視節目可有可無的用戶喜歡IPTV。 除了用戶購買智能電視機自帶的牌照方內容,用戶自己單獨購買盒子的積極性不高,而且目前市場上幾百上千種盒子并沒有鮮明的內容區分,還是靠幾核、多大內存和其他功能來做噱頭,靠鼓吹能免費看電視、有幾萬部電影和幾十萬小時節目來忽悠用戶,更多用戶的盒子不是買的,不是當禮品收的,就是寬帶運營商送的:安寬帶、送盒子,躉交兩年寬帶費、送盒子。有線運營商要升級舊盒子。。。 那就很明確了,未來市場的主導是寬帶運營商,因為用戶家里不可能同時用很多個盒子,也不可能每家電視臺、每家內容商都自己做盒子,即使做了,也很難賣出去,還是要做成APP,去跟運營商去分發。寬帶運營商做的也不是OTT了,小三已經扶正了,是運營商基于自己網絡的開發平臺,開放終端和用戶給牌照方、給內容和開發商。 內容和開發商去找牌照方合作,牌照方去和終端商合作,終端商找運營商集采,運營商發盒子給用戶,這應該是未來互聯網視頻的主要形式,當然還有非主流的形式存在,它會像條鯰魚,攪動市場不斷創新和完善,并維持利益的相對平衡。 另一個主要的挑戰就是與移動端的關聯,目前這兩億固定寬帶用戶登記的都是家庭用戶,不是家庭里的個人手機用戶,而手機用戶有11億了,其中3/4G移動寬帶用戶超5億,使用最頻繁的電子設備不是電視機,是手機,雖然各家視頻網站都做了手機客戶端,也有電視臺和有線電視公司也搞了APP,如何把電視機與手機關聯起來,讓個人在看節目的時候進行吐槽和分享,引發更多的人去看節目,甚至吐槽和互動也成了電視節目的一部分,這才是新媒體!
分享到: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和圖片整理于網絡,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