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未來發展趨勢:8K、120Hz會成為主流嗎?
彩電市場已經進入難以逆轉的下行通道,自疫情蔓延以來,智能展多個行業憑借宅經濟騰飛,電視但彩電行業卻難以享受宅經濟的未發為主紅利,市場規模不增反降。智能展進入2022年后,電視彩電行業運行狀況依然未見好轉,未發為主在疫情反撲下,智能展傳統的電視五一銷售旺季,依然難以擺脫市場收縮的未發為主湛頭外圍工作室(電話微信156-8194-*7106)湛頭外圍工作室莞式外圍上門外圍女桑拿全套按摩趨勢。
近日,奧維云網發布全渠道推總數據,五一促銷期(22W17-22W19,04.18-05.08),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 154.1 萬臺,同比下降 8.3%;零售額規模為 57.6 億元,同比下降 11.2%。
在此背景下,彩電行業迎來了技術活躍期,各類新技術、新應用被擺上了臺面上。其中98吋大尺寸、8K、120Hz以及MiniLED技術,成為了各大廠商向市場主推的核心。

8K不受青睞
在廠商的大力推廣下,并非所有技術規格都受到市場青眼。其中120Hz和8K兩項技術規格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其中8K即便在春晚、奧運會運用8K攝像機進行高規格直播,但8K電視卻無法引起消費者的購買興趣。
根據調研機構Omdia統計,去年全年,全球8K電視出貨僅有35萬臺,占比僅為0.15%,這個數字甚至比2020年還下滑了18%。為此,Omdia也下調了2026年全球8K電視的出貨預期,從此前的900萬臺變為了270萬臺。
家電網主編李韜表示,8K電視難推廣的原因主要是價格高昂,相比起價格下探到了2000元左右的4K電視,8K電視的價格依舊在萬元以上,但實際體驗卻和4K電視相差不大。
另一方面,8K影視資源匱乏,除了官方大力推動的春晚、奧運會8K直播之外,目前海內外流媒體平臺供應的資源大多為4K,只有日本供應少量8K節目。
價格高昂,加上用處不大,8K電視銷路不暢在意料之中。不過從長遠來看,8K影視能否發揮其商業價值,以填補起高昂的成本是影視生產商考量的主要標準。
對于電視劇、電影、綜藝等主流影視內容來說,采用8K制作的成本很高,而內容的快餐化消費,不值得讓制片方去為8K投資。要知道,院線電影的數字拷貝,一部電影可能有500G的體積,但分辨率只有2K,4K的畫質都是極少的。
對于在線視頻來說,8K內容源毫無疑問會增加帶寬消耗。因此諸如B站等推出的8K播放,其在碼率和幀率等方面也都做了嚴格限制。
目前來看,在線資源同步4K內容都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遑論8K。
高刷成主流
相比起8K電視在市場上的舉步維艱,120Hz高刷的發展道路可謂是順風順水。
憑借對年輕消費群體天然的吸引力,游戲電視重奪客廳C位,為彩電業開辟了新的增長空間。
據AVC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大尺寸的電視產品零售量占比呈增長態勢,而75英寸在全渠道市場潛力爆發;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一季度全渠道120Hz電視零售量占比達到9.3%,成為新的增長點。

相較于傳統電視產品,游戲電視更討好以Z世代為主的年輕群體。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出生于1995年到2009年的“Z世代”總計約2.6億人,電競、健身是他們主流的生活方式,因為屏大、體驗好等天然優勢,購買一款大尺寸的智慧電視成為部分人的選擇。
隨著近些年PS5、Xbox Series X/S等次時代游戲主機、云游戲開始進入消費者生活后,彩電細分品類“游戲電視”開始異軍突起。
基于“游戲電視”的流暢基礎體驗需求,電視技術MEMC已經不再是中低端電視的分界線,諸如“標配”4K+120Hz高刷、VRR可變刷新率等技術在各個價位的游戲電視都較為普遍。
據京東家電對人群畫像的大數據調研分析,京東家電事業部黑電采銷部總經理戴可分享道,當下主流消費用戶更看重電視產品能否滿足細分場景下的體驗,電視正逐漸演化為一個家庭智慧終端,看、玩、學、買、聊等各種功能兼具的產品,在未來,有望成為越來越多家庭娛樂生活的中心。
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120Hz及以上高刷新率的“游戲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零售量為200萬臺,同比增長577%,預計在2022年這個數據還會迎來翻倍的增長。而游戲電視最重要的技術便是“4K 120Hz”。
李韜認為,高刷新率之所以能迅速普及,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高刷新率應用場景更多,不僅限于視頻,即使是日常操作也能感知出來;二是高刷新率對數據傳輸的要求相對超高分辨率要小很多;三是即使內容本身不支持高幀率,也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實現。正因如此,近幾年來,市面上能看到相當多的支持120Hz及以上的設備,包括手機、顯示器、電視機等等。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骨軟筋酥網 » 智能電視未來發展趨勢:8K、120Hz會成為主流嗎?
骨軟筋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