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歧途,才能留下足跡的故事
一貫才思迅速的明可夫斯基被問住了,直到三天后,他才興沖沖地找到愛因斯坦,非常興奮地說:“你那天提的問題,我終于有了答案!”
“什么答案?”愛因斯坦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快通知我呀!”明可夫斯基支吾了一陣,怎么也說不曉暢,便索性拉起愛因斯坦朝一處修建工地走去。他們徑直踏上了修建工人們剛剛鋪平的水泥地面。愛因斯坦被弄得一頭霧水,非常不解地問明可夫斯基:“老師,您這不是領我誤入邪路嗎?”
“對,邪路!”明可夫斯基顧不得別人的指責,專注地說,“看到了吧?只有這樣的‘邪路’,才能留下足跡!只有新的領域和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深深的腳印。那些凝固好久的老地面,那些被無數腳步涉足的地方,別想再踩出腳印來……”
聽到這里,愛因斯坦沉思良久,感激地對明可夫斯基說:“老師,我曉暢您的意思了!”
從此,一種強烈的創新和開拓意識,開始主導著愛因斯坦的思維和行動。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從來不影象和思考詞典、手冊里的東西,我的腦袋只用來影象和思考那些還沒載入書本的東西。”
在愛因斯坦走出校園,初涉世事的幾年里,他作為伯爾尼專利局里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科學研究,在物理學的三個未知領域里,齊頭并進,大膽而武斷地挑戰并突破了牛頓力學。在他剛剛26歲的時候,就提出并創建了狹義相對論,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為人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科學史上留下了深深的閃光的足跡。
那段尚未凝固的水泥路面,啟發了愛因斯坦的創新和探索精神。其實,在人類社會和現實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各式各樣的“尚未凝固的水泥路面”,等待著人們踩出新的腳印。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骨軟筋酥網 » 誤入歧途,才能留下足跡的故事
骨軟筋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