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也是一種快樂的故事

譬如說,你愛上了一個人,而他(她)卻不愛你,你的世界就微縮在對他(她)的感情上了,他(她)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能吸引你的注意力,都能成為你快樂和痛苦的源泉。有時候,你明明知道那不是你的,卻想去強求,或可能出于盲目自信,或過于相信精誠所至、無動于衷,結果不斷地努力,卻遭來不斷的挫折。有的靠緣分,有的靠機會,有的得需要人們能以看山看水的心情來瀏覽,不是自己的不強求,無法得到的就放棄。
懂得放棄才有快樂,背著包袱走路總是很辛苦。
我們在生活中,時候都會在取與舍中選擇,我們又總是渴望著取,渴望著占有,常常疏忽了舍,疏忽了占有的反面——放棄。懂得了放棄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妙諦。懂得了放棄的真意,靜觀天地萬物,體會與世界一樣博大的境界,我們自然會懂得適時地有所放棄,這正是我們得到心里平衡,得到快樂的好方式。
生活有時會逼迫你,迫不得已交出權力,迫不得已放走機會,甚至迫不得已拋下愛情。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生活中應該學會放棄。放棄會使你顯得豪邁豪邁。放棄會使你岑寂自動,放棄會讓你變得更聰明和更有力量。
什么應該放棄?放棄失戀帶來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棄浪費精力的爭吵,放棄沒完沒了的注釋;放棄對權力的角逐,放棄對金錢的貪欲,放棄對名利的爭奪……一切源于自私的欲望,一切惡意的念頭,一切固執的看法都應該放棄。
然而,放棄并非易事,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諸多不可為之事,勇于放棄,是明智的選擇。只有絕不猶豫地放棄,才能重新輕松投入新生活,才會有新的發現和轉機。
生活中缺少不了放棄。大千世界,取之棄之是相互伴隨的,有所棄才有所取。人的一生是放棄和爭取的矛盾統一體,瀟灑地放棄不需要的名利,執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學會放棄,本身就是一種鐫汰,一種選擇,鐫汰掉自己的弱項,選擇自己的強項。放棄不是不思進取,恰到利益的放棄,正是為了更好地進取,常言道:退一步,天南地北。
人生長久,與眾多的歷史長河相比,世間一切恩恩怨怨,功名利祿皆為長久的一瞬,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得意與失意,在人的一生中只是短短的一瞬。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古今多少事,都付談笑中。
一個老人在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弄掉了一只,周圍的人都為他悵惘。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從窗口扔了出去,讓人大吃一驚。老人注釋道:“這一只鞋無論多么昂貴,對我來說都沒有效了,如果有誰撿到一雙鞋,說不定還能穿呢!”
顯而易見,老人的行為已有了代價判斷: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斷然放棄。我們都有過某種主要的東西失去的事,且大都會在心理上投下了陰影。究其原因,就是我們并沒有調整心態去面對失去,沒有從心理上承認失去,總是沉湎于已經不存在的東西。事實上,與其為失去的而懊惱,不如正視現實,換一個角度想問題:也許你失去的,正是他人應該得到的。
普希金在一首詩中寫道:“一切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為可愛。”有時,失去不一定是憂傷,反而會成為一種鮮艷;失去不一定是損失,反倒是一種奉獻。只要我們抱著自動樂觀的心態,失去也會變得可愛。
人生箴言:
放棄是一種睿智,它可以放飛心靈,可以還原本性,使你真實地享受人生;放棄是一種選擇,沒有明智的放棄就沒有光輝的選擇。
進退從容,自動樂觀,必然會迎來燦爛的未來。放棄決不是毫無主見,隨波逐流,更不是知難而退,而是一種尋求自動,自動進取的人生態度。
本文地址:http://www.gzfeitie.cn/html/335f03599629.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