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有一次,小趙生病了沒能去上班,于是打電話給辦公室的同事,讓他幫忙請個假。同事痛快地答應了,可是,第二天,小趙卻被領導狠批了一通,責問他怎能不請假隨便曠工。小趙找到那個同事,那個同事這才想到來,原來是給忘記了。小趙有些生氣了,心想:我整天這樣伺候你們,這么不把我當回事,不把我的事放在心上?我把你們的事看得比什么都主要,怎么我一次沒來,你們就記不住呢?更讓小趙生氣的是,同事們都沒想著問他為什么沒來上班,病情如何,卻責怪他一天沒來,他們的飯都是自己去食堂打的。生氣之余,小趙真有些糊涂了,都說是“以人心換人心”,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自己好,怎么不是這么回事呀?
小趙在咨詢了心理專家后,終于曉暢了,原來自己的認知在兩個方面出現(xiàn)了偏差:首先,小趙想讓所有同事都變成朋友,是不切現(xiàn)實的,念頭過于完美。尤其在職場,不要希望所有的人都成為你的朋友,事實上,出于利益的沖突,同事成為朋友,尤其是真心的好朋友是很難的。其次,為了成為別人的朋友,就去巴結、討好他人,其實很難達到目的,有時會適得其反。朋友是兩個人在平等人格的底子上互動交流的結果,過于謙卑乃至喪失了獨立人格,自己都不尊敬自己,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尊敬,往往會被別人看輕和輕忽。
小趙的問題和困惑有一定的代表性,許多新職員都擔憂自己難以融入一個新的情況,于是,有些人會刻意追求一個好的人際干系,乃至在這種追求中失去自我。究其根源,在于自卑。根據(jù)心理學中的心理防御機制理論,自卑的人會太過在意他在別人心中的個人形象與評價,無原則和尺度地一味討好別人,以此來調(diào)換他人的好感和一定評價,從而補償心里自我評價的不足。
但是,殊不知,距離產(chǎn)生美,人格產(chǎn)生美,“美”本身就會產(chǎn)生一種人際吸引。在心理專家的幫助下,小趙慢慢有了自信,并學會把握好與同事的距離,不卑不亢,不遠不近,不太過熱情,并學會委婉地拒絕他人,同事反而越來越尊敬和正視他了。
作者:熱點




.gif)
.gif)
.gif)
.gif)
.gif)
.gif)
.gif)
.gif)
.gif)
.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