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貓狗的“吻”能致命?
來源:骨軟筋酥網
時間:2025-11-23 04:52:20

貓在理毛時會把唾液散布到全身上下。科學家在一項研究中發現,貓狗每公克貓毛里含有將近100萬個活的致命細菌。 PHOTOGRAPH BY MITSUAKI IWAGO,吻 MINDEN/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美國國家地理(撰文:Erika Engelhaupt 編譯:涂瑋瑛):為什么貓狗的「吻」能致命?每個濕熱或扎人的舔舐都藏有許多潛在病原。
2007年,貓狗當茱莉.麥肯納(Julie McKenna)抵達澳洲密杜拉的致命醫院時,幾乎已經無法說話。吻她的貓狗四肢既冰冷又布滿斑點,她的致命臉色漸漸發紫。
醫生很快就診斷出茱莉罹患敗血性休克──血流中的吻細菌正在由內而外攻擊她的身體。即使開始使用抗生素后,貓狗她身上的致命紫斑仍在蔓延,而她的器官開始衰竭。最后,她的四肢有部分開始變黑。
她住院超過兩周后,醫生才能確認她血液中的北京外圍(北京外圍女)電話微信180-4582-8235提供一二線城市高端外圍預約,快速安排30分鐘到達細菌是犬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這種病原常出現在健康貓狗的唾液中。
茱莉那時才想起,在生病前幾周,她的左腳尖曾被熱水燙傷。傷勢并不嚴重,她的獵狐㹴幼犬舔那個傷口時,她也沒想太多。
就像茱莉一樣,大多數人都不了解寵物的唾液里潛伏著什么樣的微生物,或是這些微生物可能有多危險。我們的皮膚系統與免疫系統通常會保護我們,抵御寵物帶來的細菌,但這些系統可能會被突破。
大約10%至15%的狗咬傷及高達50%的貓咬傷都會受到感染。有時這種感染是致命的:在一項研究中,26%的人死因確定是犬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感染。
目前科學家已開始研究存活在貓狗口腔內的細菌種類,并將它們與人類的細菌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每個濕熱的吻或扎人的舔舐都藏有許多潛在病原。
犬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在狗的口腔里并不是什么大問題。至少四分之一的狗和許多貓都攜帶這種細菌。人類通常不會攜帶這種細菌,而且一旦它們進入茱莉的血流中,茱莉的身體就開始努力抵抗感染。
抗生素最后扭轉了情勢,但醫生必須切除茱莉的左腿膝蓋以下的部位、部分右腳掌,還有每根手指及腳趾。她后來告訴澳洲ABC新聞說:「這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
以下是一些關于寵物口腔的迷思,并揭露它們每次舔舐時,覆蓋在它們與我們身上的東西到底是什么。
貓狗舔一次,細菌知多少
如果有人非常了解貓狗口腔里的東西,那個人絕對是弗洛伊德.杜威斯特(Floyd Dewhirst),他是福塞斯研究中心(Forsyth Institute)的細菌遺傳學家,也是哈佛大學的口腔醫學教授。杜威斯特開創了人類、狗和貓口腔微生物的研究,口腔微生物就是存活于嘴里的所有細菌。
他說,大約有400至500種細菌常見于人類口腔內,且數量繁多。目前杜威斯特與同事已經找到大約400種存在于狗口腔的細菌、200種存在于貓口腔的細菌,他預期在后續研究中會發現更多種細菌。
他表示,我們會從寵物受到感染的主因之一,是彼此的細菌生態系統截然不同。
他說:「如果你研究人類與狗,你會發現兩者大約只具有15%的同種細菌。」因此,我們的免疫系統與原生細菌不太可能抑制狗的許多口腔細菌。另一方面,狗與貓的口腔微生物則有大約50%是相同的。
「這種差異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細菌演化后攝取的食物。」杜威斯特說。人類的口腔微生物主要是鏈球菌,它們擅長消耗糖類。他說:「因為貓和狗通常不會吃太多甜甜圈,所以它們嘴里幾乎沒有鏈球菌。」
杜威斯特也表示,貓狗一次舔舐就能帶給人類超過數百萬沒見過的細菌,而且數小時后仍然可以在人類皮膚上檢測到這些細菌。科學家研究人類的皮膚微生物時,驚訝地發現好幾個人在多處皮膚上有狗的細菌。
杜威斯特說:「所以如果你被狗舔了,五小時后有人拿棉花棒摩擦被舔的部位,他們會發現那個部位有超過50種狗口腔里的細菌。」
狗能治療傷口?
奇怪的是,歷史上卻充斥著「狗的唾液具有治療效果,沒有害處」這樣的傳說。在古希臘時代,人們可能會在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神殿里讓狗舔舐傷口。長久以來也有人相信,凱薩的軍隊會用狗來舔舐傷口,但這則傳聞未經證實。
即使真是如此,也不代表這種做法是正確的。
人類最好的朋友
貓狗口腔中有數種抗菌成分,包括稱為肽的小分子,人類口腔也有多種抗菌成分。但寵物的舌頭并非神奇的殺菌來源。
杜威斯特說,你不會想依賴這些成分來消毒的。即使有這些抗菌成分,還是有許多細菌在口腔中蓬勃生長。
此外,獸醫凱瑟琳.皮姆(Kathryn Primm)說,唾液的抗菌特性研究已經被大家斷章取義。皮姆常撰寫有關貓狗的文章,并主持「Nine Lives with Dr. Kat」電臺節目。
皮姆指出,有一項1990年的研究發現,母狗舔拭自己與幼犬時,其唾液中具有微弱的抗菌效果。另外,《刺胳針》期刊(The Lancet)在1997年刊出的一項研究顯示,唾液沾在皮膚上時,唾液中的亞硝酸鹽會轉化為一氧化氮,具有抗菌效果。
但這兩項研究都是針對同物種間的舔舐,而非一個物種舔拭另一物種,帶來滿嘴的外來細菌。與這兩項研究結果相反的是,在2016年,有一位軍人讓狗舔他的傷口,結果細菌啃噬他的肌肉,讓他昏迷了六周。
想成功就要理毛
既然寵物的嘴里充滿細菌,它舔自己能多干凈?
家貓花這么多時間理毛的原因是它們保留了掠食者的本能。野貓用它們布滿倒刺的舌頭來「清理毛上的血跡與污物。」皮姆這么說:「它們不想因為身上有獵物的氣味而被追蹤。」
相對之下,狗就沒有這么講究。 「如果你不幫狗清理身體,它就會一直這么臟。」皮姆說:「它們不是像貓那樣來去無蹤的忍者獵手,所以從生存角度來看,清潔并沒有那么重要。」
貓在理毛時,也會讓細菌覆蓋在身上,但貓與這些微生物一起演化,免疫系統已經適應這些細菌,所以細菌不會對貓造成影響。
對寵物飼主而言,好消息是貓的口腔細菌大多不易在貓毛上長久存活,壞消息則是它們也不會馬上死去。一項研究中發現,每公克貓毛里含有將近100萬個活的細菌。
研究團隊也進行一項研究,讓一個人撫摸貓兩分鐘后,檢測有多少細菌會從貓轉移到預先消毒的手上。答案應該能讓貓飼主松口氣:只有大約150個細菌會經由撫摸轉移到手上。
只要我們也維持自身清潔,就沒有大問題。 「我總是建議人們使用標準清潔流程。」皮姆說:「動物舔你的手之后,最好去洗手。」
皮姆說,寵物飼主最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細菌是否有任何機會穿透皮膚。只要細菌進入我們體內,就會找到一個潮濕、舒適的環境來生長,可能會導致感染。
至于狗跟它們濕熱的舔吻,只要你的免疫系統健全,而且臉部與口腔也沒有任何傷口讓細菌進入血流,那么狗的舔舐通常對人類沒有害處。皮姆說:「這周就有兩只狗舔吻我的嘴。」
但請記得,嬰兒與老人的免疫系統可能比健康成人更弱。在一宗病例里,父母帶著七周大的嬰兒就醫,癥狀是發燒及顱骨隆起。
后來發現他罹患敗血性巴氏桿菌(Pasteurella multocida)造成的腦膜炎,這種病原也常見于貓狗口腔。這戶人家還有一位兩歲的兒子,他常讓家里的狗舔手,而且他也習慣讓小弟吸吮他的小指。
所以,寵物飼主們,請記得洗手,并請三思是否要讓貓狗親熱地舔你的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