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有限的情況下 買電視有必要上4K 120Hz嗎?

 人參與 | 時間:2025-11-24 06:15:35
  如今4K電視已經成為主流,預算有限而另一個頗具話題性的況下電視性能指標就是120Hz高刷屏,在一眾廠商的買電太原外圍女在線(微信199-7144=9724)預約自帶工作室外圍上門外圍女不收任何定金不懈宣傳下,不少人已經將4K 120Hz列為自己選購電視的必上剛需了。不過話說回來,預算有限如果預算有限的況下話,120Hz高刷還會是買電你的第一選擇嗎?

  首先明確我的觀點,秉承著“把錢花在刀刃上”的必上理念,大部分人買高刷屏電視完全就是預算有限花冤枉錢,還不如把錢花在內存和系統方面。況下本文就借這次選購和大家聊聊,買電為什么120Hz高刷新率并不是必上很多人的首選,也希望能為選擇困難癥的預算有限太原外圍女在線(微信199-7144=9724)預約自帶工作室外圍上門外圍女不收任何定金小伙伴給些參考。

  觀看頻率最高的況下視頻源 竟然是720p

  在考慮這個問題時,每天的買電使用場景是首要出發點。以我自己為例,作為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家中的電視使用頻率倒是比較高,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觀看新聞或電視劇。由于我目前使用的是iptv,大部分直播節目理論上只有720p的清晰度,在4K電視上的觀感可想而知,高刷新率那就更沒必要了。



  當然,現在有線電視也正在普及4K分辨率,說實話在清晰度方面已經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就目前的片源來說,120Hz高刷新率確實沒有必要。



  作為高清電影愛好者,除了有線電視,我也經常在電視上觀看本地的藍光影片。我們知道,影響高清電影觀感體驗的主要是分辨率和碼率,而刷新率并不是什么重要的選項。盡管也有諸如《雙子殺手》之類的120Hz影片,但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為了寥寥可數的幾部影片而花掉近10%的購機預算,自然是不劃算的。

  次世代游戲體驗?至今仍是偽命題

  次世代游戲主機,是討論電視屏幕刷新率時又一個無法避開的話題。作為微軟的忠實粉絲,首發的XSX我自然不會錯過。發售之初,微軟信誓旦旦的4K@120FPS宣傳直接讓整個玩家群體為之沸騰,也讓不少人在沖動之下購入了4K 120Hz的電視。



  然而體驗了一段時間的XSX,加之測試過幾臺高刷屏電視后,我卻發現目前的“次世代游戲體驗”仍是個偽命題。在有限預算內,與其選擇一臺中端品牌的高刷屏電視,還不如購買一臺60Hz刷新率的高端電視。

  我們知道,想要實現4K 120Hz輸出,需要支持更高帶寬的HDMI 2.1接口。先來簡單了解下它相比HDMI 2.0接口都有哪些提升。



  HDMI 2.1接口最大的性能提升就是帶寬的大幅增加,最高支持48Gbps的帶寬,是HDMI 2.0的近三倍,能夠滿足高分辨率和高幀率的畫面傳輸需求。然而這次瓶頸卻出現在了次世代主機端,XSX的HDMI 2.1接口最高帶寬僅為40Gbps,而同為次世代主機的PS5,HDMI 2.1接口帶寬更是只有32Gbps,讓實際傳輸效果大打折扣。

  這就意味著,無論是XSX還是PS5,都無法跑滿HDMI 2.1接口的帶寬,甚至可以說白白浪費了HDMI 2.1接口的核心性能提升。而各位玩家專門為其配備的4K 120Hz電視,也無法發揮最大效能。在實際游玩過程中,除了主機接口性能,還要受限于網絡連接、線材損耗以及主機和電視的功能設置,各種bug也是著實惱人。到目前為止,所謂的“次世代游戲”體驗,大部分都只是玩家美好的想象而已。

  關于主機游戲,很多玩家還陷入了另一個誤區,那就是以為所有的游戲都能支持4K@120FPS。如果你以為有了XSX和一臺支持4K 120Hz的電視,就能解鎖任何游戲的4K@120FPS體驗,那就大錯特錯了。除了主機和電視要達到相應規格外,游戲本身也要支持4K@120FPS才行。



  然而和之前提到的高清電影一樣,市面上支持4K@120FPS的游戲可謂屈指可數,在Xbox商店已發售的上百款游戲中,目前只有不到10款支持原生120FPS,PS5平臺的情況更慘,只有《使命召喚》一款游戲支持4K@120FPS輸出。從這一點來看,玩家的次世代夢還路漫漫。



  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多數人,電視的使用場景和我基本是相同的。看電視、玩游戲,是目前可能接觸到高刷新率的主要應用場景,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卻受限于主機性能、輸入視頻/游戲源、線材傳輸性能和網絡連接等諸多因素,幾乎無法體驗到滿血的4K 120Hz畫面。

  所以,如果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我建議還是把錢花在刀刃上,120Hz高刷屏對大部分人來說并不是剛需,不如把預算花在內存、屏幕尺寸等方面,可以大幅提升使用體驗。

頂: 118踩: 694